管叔鲜终于没能沉得住气,他率部叛乱了。
叛乱的人,包括管叔鲜和他的两个弟弟蔡叔度与霍叔处。这三个人,都是周公旦的亲兄弟,同父同母,如今却上演了一出同室操戈的悲剧。这场叛乱又称为“三监之乱”,所谓的“三监”,指的是管叔鲜、蔡叔度与霍叔处,他们三人的职责是监视殷商旧部,故而称为“三监”。参与叛乱的还有武庚的殷商旧部以及东方一些诸侯及蛮夷部落。
这是考验新王朝的时刻。
这是考验周公旦领导力的时刻。
我们在翻阅中国王朝史时,会发现一个规律,几乎所有王朝在建立初期都会出现政局动荡,一般发生在开国帝王去世之后。能挺得过来的,就可以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;挺不过来的便亡国了。比如说,汉有“七国之乱”,明有“靖难之役”,清有“三藩之乱”,挺过来了,王朝存活两三百年;而秦、隋以及南北朝、五代时诸国等,都没能挺过来,就只是短命帝国。在周之前的夏、商也同样发生过类似的事情,夏朝第二代帝王就失去权力,权力落入野心家后羿、寒浞手中;商代第二个帝王就被权臣伊尹给流放了。
如今周王朝也面临同样的问题,周成王刚刚上台,周公旦与几个兄弟就反目成仇,不得不兵戎相见。
由于后世儒家十分推崇周公旦,对于“三监之乱”,古代学者们自然都站在周公旦一边,周公旦成了正义的一方,而管、蔡等人则成了邪恶的一方。当然,也有一些微弱的声音为管叔鲜、蔡叔度辩解,比如名士嵇康写的《管蔡论》,认为此两人“服教殉义,忠诚自然”。依我之见,管叔鲜、蔡叔度谈不上什么“殉义”,周公旦也谈不上正义。兄弟之争,就是权力之争罢了。古人的思维模式,不过是“胜王败寇”,倘若战争的胜者是管叔鲜、蔡叔度,势必又要被吹捧为匡扶王室的英雄。
“三监之乱”迷雾重重。
首先,我要给管叔鲜发动的“叛乱”下一个定义。从史书的记载来看,这场所谓的“叛乱”,实质上是管叔鲜等人拒绝服从周公旦控制下的朝廷,顶多就是拥兵自重,没有证据表明管叔鲜纠集军队进攻周公旦。这一点判断是很重要的,我们必须注意到以下事实:第一,管叔鲜等人只是反对周公旦摄政独揽大权,并没有反对周成王;第二,管叔鲜拥兵自重,并没有自己称王;第三,管叔鲜并没有出兵进攻镐京,武力清君侧。
或者可以说,管叔鲜的做法,只是几个诸侯联合起来抵制周公旦的独裁。相比于周公旦自己行摄政权,管叔鲜等人的做法并不见得过分,因为周公旦的摄政权并不是周武王授予的,没有合法性,对于不合法的周公旦政府,他们拒绝承认。
管叔鲜等人企图以此对周公旦施压,可是他犯下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:他把商纣的儿子武庚拖下水。《管蔡世家》是这样写的:“管叔鲜、蔡叔度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,乃挟武庚以作乱。”由此可见武庚之所以卷入叛乱,完全是被管叔鲜与蔡叔度所胁迫的。管叔鲜与蔡叔度在这件事上考虑欠妥,他们以为多一个诸侯支持,便多一分声势,实则大谬。倘若他们拖其他人下水,倒不至于引起恐慌,偏偏拖了纣王的儿子,这不由得令人狐疑:莫非殷商要复辟?
你想想,周公旦是何等老练之人,他马上抓住了管叔鲜的致命弱点。大家都知道,殷商灭亡后,武庚名为诸侯,实际上头上顶着三座大山,管叔鲜、蔡叔度、霍叔处三个人监视他一个人,他连屁都不敢放一个。在“三监之乱”中,他就是一个被胁迫的小角色罢了。可是到了周公旦那里,这位老辣的政客可不这样认为,他巧妙地把“三监之乱”定义为殷商残余的复辟。如此一来,本来是兄弟之间之争的“人民内部矛盾”,变成了殷商势力反攻倒算的“敌我矛盾”。
我们不能不说,管叔鲜这一失误是致命的。周成王虽然年幼,却也没有糊涂到是非不辨。我们在《鲁周公世家》中看到一句耐人寻味的话:“王亦未敢训周公。”“未敢”二字,实写出周成王对周公的畏惧心理,整个朝廷都把持在周公旦手里,他连个屁也不敢放。管叔鲜针对的只是周公旦一人,绝不可能针对周王叛变。
然而管叔鲜的政治智慧远不及周公旦,周公旦一旦窥察到管叔鲜的软肋,就毫不犹豫地反击。他以周成王的名义发布了一篇诰文,称为《大诰》,这篇诰文是以周成王的语气写的,实则出自周公旦之手。里面最重要的是这么一句话:“我已得到吉利的卜兆,我要带着你们众诸侯去讨伐那些殷商的叛臣。”
写在这里,我也不免为周公旦的厚黑术喝彩。
殷王之子武庚虽也在叛乱者之列,实则是从犯,被“三监”胁迫不得已而为之。到了周公旦这里,他成为主谋者。要是武庚有充当主谋的实力,“三监”是白设了。周公旦耍了这个花招,着实称得上高明,在政治上化被动为主动。